2025年07月31日08:23 来源:中国军网222
“首战平型关,威名天下扬。”铿锵激昂的《八路军军歌》,传颂着八路军出师抗日后的首战告捷。在这场载入史册的平型关大捷中,有一场激烈的阻击战鲜为人知——驿马岭阻击战。
88年前,在连接晋冀两省的咽喉要道驿马岭,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在团长杨成武的率领下,面对数倍于己、装备精良的日军,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,成功阻击自涞源向平型关增援的日军。此战,我军共歼敌400余人,缴获大量军用物资,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战斗的胜利,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。
狭路相逢,先机制敌
1937年9月23日,第115师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,部署平型关对日作战任务。其中,独立团负责隐蔽穿插至腰站地区,切断日军涞源至灵丘、广灵至灵丘的公路运输线,阻击涞源、广灵两个方向的日军援兵,以确保师主力在平型关正面歼敌。
根据师部统一部署,独立团于当日下午由上寨南出发,当晚宿营于上、下北泉。24日清晨,部队继续向腰站开进,于晌午抵达目的地。经过实地勘察,杨成武发现腰站东面有座高山,山顶的马鞍形隘口即为驿马岭,一条狭窄的公路从隘口蜿蜒而下,可视路段不足百米。杨成武由此判断,若以重兵扼守隘口并布设火力网,日军将难以通过,遂命令前卫营1营抢占驿马岭隘口。
1营1连1排顺着公路向驿马岭搜索前进时,突然听到马蹄声,尚未隐蔽便与50米外一支30余人的日军骑兵侦察队遭遇。排长果断下令冲锋并率先开火,战士们随即投入战斗。日军猝不及防,阵脚大乱,战马受惊翻滚,两名敌人还未端起枪便被击毙。经过短时间的战斗,1排共毙敌7人,其余日军溃逃。
这场遭遇战使杨成武意识到日军已占据驿马岭,但对独立团的动向尚不清楚,遂命令部队立即占领公路两旁的高地构筑工事,尽可能堵住日军去路。
当天下午,独立团获悉日军的1个联队正从涞源向腰站赶来。杨成武分析认为,日军夜间行动时因不明我军虚实,不会贸然通过腰站,于是迅速调整部署:1营就地在山上警戒,正面阻击日军;2营进抵灵丘东北的三山镇地区,阻击可能由广灵方向来援的日军;3营作为预备队,后撤至白羊铺、安甲一带待命。
主动出击,以攻为守
25日清晨,一夜大雨过后,山间浓雾弥漫,能见度极低。独立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,迅速向隘口靠近,占领阻击阵地并做好战斗准备。
这时,独立团接到情报:涞源方向又开来1个联队的日军,已抵达驿马岭。面对兵力数倍于己的敌人,杨成武决定利用日军不明我军虚实、不敢贸然行动的心理,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,力争扰乱敌人判断,乘机夺取隘口。鉴于日军已占据隘口制高点,且敌众我寡、敌高我低,杨成武命令1连从正面阻击、伺机冲击隘口,2连从右翼山脊迂回袭取隘口,3连转向攻占南面比隘口更高一些的山峰,用火力压制隘口之敌。
部队刚完成战斗部署,隘口之敌就摆开战斗队形,借着岩石和土坎的掩护,向1营阵地逼近。1连的机枪率先开火,独立团其他伏击部队也随之开火,密集的子弹瞬间撂倒几十名日军。敌人迅速分散隐蔽,并展开激烈还击,驿马岭上的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状态。1连在连长张德仁的率领下,干净利落地消灭了先期下到公路的几十名日军。就在张德仁带领战士们向隘口发起冲锋时,隘口上的日军凭借地形优势,用密集火力进行压制。1连过半战士倒下,张德仁也身负重伤。就在这关键时刻,西南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声,平型关主战场的战斗正式打响。
突然袭击,威震敌胆
平型关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,震撼了整个驿马岭战场。日军阵地顿时陷入慌乱,火力明显减弱。杨成武抓住战机,立即命令司号员吹响冲锋号,调遣埋伏在山侧的2连从右翼发起突袭。
2连官兵早已跃跃欲试,全连像猛虎下山般冲向隘口。2连1排“麻排长”带领十几名战士攀上隘口旁的巨石,发现隘口后面聚集着数百名正在休整的日军。“麻排长”决定乘敌不备,突然袭击,血战一番,再设法脱身。随着“麻排长”一声令下,全排战士冲进隘口,十几枚手榴弹瞬间在敌群中炸开。当手榴弹用尽后,战士们又与敌展开惨烈的白刃战。突如其来的袭击令日军伤亡惨重,阵脚大乱。虽然最终因寡不敌众,“麻排长”和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,但他们英勇无畏的战斗彻底打乱日军的部署,使敌人胆战心惊。在摸不清八路军真实兵力的情况下,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态势,不敢再向我军正面阵地冲击。
乘胜追击,收复涞源
当1排战士在隘口浴血奋战时,教导员张文松和副营长袁升平带领部队夺取了隘口南侧制高点。就在他们准备居高临下痛击敌人时,张文松不幸被潜伏在树林中的日军击中,壮烈牺牲。袁升平悲愤交加,端起机枪带领战士们向敌阵扫射,顷刻间放倒数十名日军。
16时许,师部传来的捷报让驿马岭阵地上的战士们热血沸腾——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千余人已被歼灭,独立团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。杨成武当即下令全面反攻,命3营迂回包抄敌后,1营正面强攻,四面山头同时响起冲锋号。在1营和3营的两面夹击下,隘口附近的日军大部分被歼。
日军指挥官摸不清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,唯恐被困在深山之中,便命令赶快收拢兵力,慌忙丢下数百具尸体和大量装备,率残部向涞源逃窜。我军乘胜追击50余里,直抵涞源城下。狼狈不堪的日军弃城东逃,独立团随即收复了涞源县城。(刘云华 王家胜)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